本文作者:office教程网

Excel 计算个人所得税 实战图解

office教程网 2024-04-16 00:22:13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内容正文顶部
摘要: 某单位对员工的工资按不同级别计算个人所得税,按月扣除。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是:个人所得税=应纳税所得额×适用税率-速算扣除数。而税后工资的计算公式是:...

某单位对员工的工资按不同级别计算个人所得税,按月扣除。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是:个人所得税=应纳税所得额×适用税率-速算扣除数。而税后工资的计算公式是:税后工资=税前工资-个人所得税。不同级别的工资、薪金所得税率如表14-2所示。

表14-2 工资、薪金所得税率表

下面通过实例说明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。打开“个人所得税.xlsx”工作簿,本例中的原始数据如图14-115所示。

图14-115 原始数据

STEP01:选中D5单元格,在编辑栏中输入公式“=IF(C5>1600,C5-1600,0)”,按“Enter”键返回,即可计算出张大有的计税工资(假设计算个人所得税的基准金额为1600元,1600元以下不计个税),如图14-116所示。

以上公式判断C5单元格中的数值,如果大于1600,则用该数值减去基准金额1600元,得到应付个人所得税的金额,否则返回0,即不计税。

STEP02:选中D5单元格,利用填充柄工具向下复制公式至D10单元格,通过自动填充功能来计算其他员工的计税工资,结果如图14-117所示。

图14-116 计算张大有的计税工资

图14-117 计算其他员工的计税工资

如何在excel2013中给单元格定义名称和编辑删除定义名称

在使用公式时,有时需要引用某单元格区域或数组进行运算,此时可以将引用单元格区域或数组定义一个名称,编写公式时直按引用定义的名称即可,这样表现更直观,在excel2013中给单元格定

STEP03:选中E5单元格,在编辑栏中输入公式“=IF(C5<>"",ROUND(IF(AND(C5>0,C5<=1600),0,SUM(IF((C5-1600>={0,500,2000,5000,20000,40000,60000,80000,100000}) (C5-1600<{500,2000,5000,20000,40000,60000,80000,100000,100000000000})=2,(C5-1600)*{0.05,0.1,0.15,0.2,0.25,0.3,0.35,0.4,0.45}-{0,25,125,375,1375,3375,6375,10375,15375},0))),2),"")”,按“Ctrl Shift Enter”组合键返回计算结果,同时,E5单元格中的公式会转换为数组公式,如图14-118所示。

在以上数组公式中,使用IF函数结合数组公式来根据不同的工资级别计算个人所得税。使用数组公式的优点是可以对一组或多组值进行多重计算。

STEP04:选中E5单元格,利用填充柄工具向下复制公式至E10单元格,通过自动填充功能来计算其他员工的个人所得说,结果如图14-119所示。

图14-118 计算张大有的个人所得说

图14-119 计算个人所得说

STEP05:选中F5单元格,在编辑栏中输入公式“=C5-E5”,按“Enter”键返回,即可计算出张大有的税后工资,如图14-120所示。

STEP06:选中F5单元格,利用填充柄工具向下复制公式至F10单元格,通过自动填充功能来计算其他员工的税后工资,结果如图14-121所示。

图14-120 计算张大有的税后工资

图14-121 税后工资计算结果


如何利用Excel的 CHOOSE函数 选择参数列表数值

CHOOSE函数使用index_num返回数值参数列表中的数值。使用CHOOSE函数可以根据索引号从最多254个数值中选择一个。例如,如果value1到value7表示一周的7天,当将1到7之间的数字用作index_num时,则CHOO
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内容正文底部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

作者:office教程网,原文地址:Excel 计算个人所得税 实战图解发布于2024-04-16 00:22:13
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演示站

分享到: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