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了Sumifs函数之后,多条件求和就会变得十分容易。
【举例】如下图所示,统计北京地区A产品的销量合计情况:=SUMIFS(C2:C10,A2:A10,”北京”,B2:B10,”A”)

以下分3个示例来讲解Sumifs函数的3个高级用法:
第1个:需统计北京地区A和C产品的销售合计。
可能有同学会想到使用:sumifs() Sumifs()但如果产品很多时,此时公式会非常长。
因此可使用常量数组:=SUM(SUMIFS(C2:C10,A2:A10,”北京”,B2:B10,{“A”,”C”}))公式解释:
{“A”,”C”} 为一个常量数组,可使用Sumifs函数分别来计算这2个产品的销量,即可得到这2个产品的销量合计 {9,3},同样是一组数。
Sum()会对分别计算出的A与C产品的销售合计,来进行二次求和。
用思维导图精讲LOOKUP函数(一)你造吗?
好多EXCEL公式,抓破头皮也想不到。别人用十分钟就能完成的表格,你要做半天,想不想改变这种现状?duang duang duang duang~从本期开始,职升机课堂就正式开课啦~ 敲黑板!本期开 “能带你飞”的LOOKUP函数。马上进入我们的LOOKUP第一小课堂~ 作用:在一行或者一列的范围中查询指定的值

第2个:统计北京与上海两地区的A与C产品的销量合计公式为:=SUM(SUMIFS(C2:C10,A2:A10,{“北京”;”南京”},B2:B10,{“A”,”C”}))
注意:{“北京”;”南京”}的中间使用;号来分隔,而{“A”,”C”}则使用逗号来分隔。

第3个:统计北京地区A产品与南京C产品的销售合计:输入公式为:=SUM(SUMIFS(C2:C10,A2:A10,{“北京”,”南京”},B2:B10,{“A”,”C”}))
公式解释:
{“北京”,”南京”} 与{“A”,”C”}均表示一行的2列数组,它们可以一一对应运算
{“北京”;”南京”} 代表1列2行数组,与{“A”,”C”}运算时,并不是一一对应运算,而是多对多进行运算,即为 北京A,北京C;南京A,南京C。

【函数】SUMIF,到底有多靠谱?
按条件求和,SUMIF函数一直独霸江湖。究竟有没有对手呢,今天就让SUMIF和SUMPRODUCT两个函数一起来PK一下。 1、常规条件求和如下图所示,要根据E2单元格的月份,统计该月份的产量。 SUMIF函数用法为: =SUMIF(A2:A13,E2,C2:C13) SUMPRODUCT函数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