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office教程网

SUM函数的进阶版SUMIF

office教程网 2024-08-03 06:02:28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内容正文顶部
摘要:

SUM函数是EXCEL中最为常用的函数,也是多数EXCEL函数新手最早接触的函数,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它的进阶版本,也是SUM函数与IF函数的合体——SUMIF函数。

1.SUMIF函数的逻辑

SUMIF有固定的3个参数,它的EXCEL表达式为:

=SUMIF(range,criteria,sum_range)

用中文表达式就是:

=SUMIF(条件区域,指定的条件,需要求和的区域)

注:如果省略求和区域,会将条件区域作为求和区域。

2.SUMIF函数的应用场景

1)单字段单条件求和

问题:求销量大于等于60的销量和

方法:

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:=SUMIF(D3:D9,”>=60″)。

解读:

因为条件范围和求和范围同为D3:D9,所以可以省略求和范围。

2)单字段多条件求和

问题:计算“王东”、“小南”、“小李”的销量之和

方法:

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:=SUM(SUMIF(B3:B9,{“王东”,”小南”,”小李”},D3:D9))。

解读:

1、利用Sumif函数分别求和“王东”、“小南”、“小李”的销量,其实再次充当更像是Vlookup或Lookup函数的功能;

会计必须熟练掌握的6个Excel函数!

今天,简单地分享会计中经常会用到的函数实际案例。 1.地球人都知道的SUM函数。 统计各种费用的合计。 2.防止少一分钱的尴尬,ROUND函数。 作为财务,有不少人都是习惯性用设置单元格方法保留2位小数点,而忽略了ROUND函数。 将单元格设置为常规,你会发现,原来金额后面有很多小数点。求和后会有一分钱的

2、利用Sum函数计算“王东”、“小南”、“小李”的销量和;

3)统计前X名销量之和。

问题:统计前5名销量之和

方法:

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:=SUMIF(D3:D9,”>”&LARGE(D3:D9,6))。

解读:

1、函数Large作用为:返回数据中第K个最大值,语法结构为:=Large(数据范围,返回最大值的位数)。公式=LARGE(D3:D9,6)返回的值为第6个最大值,暨33;

2、公式=SUMIF(D3:D9,”>”&LARGE(D3:D9,6))可以理解为:=SUMIF(D3:D9,”>33″)。

4)模糊求和

问题:求“王”姓销售员的销量和

方法:

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:=SUMIF(B3:B9,”王*”,D3:D9)。

解读:

1、条件“王*”中的*(星号)为通配符,可以匹配任意长度的字符。意思为只要是以“王”开头的所有销售员都是符合条件的。

5)隔列分类统计

问题:计算出“计划”和“实际”的总和

方法:

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:=SUMIF($C$3:$J$3,K$3,$C4:$J4)。

解读:

1、此公式的重点在于理解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;

2、条件范围不变,所以采用绝对引用的形式,而条件分别“计划”和实际,由于在两列同一行,所以列标相对引用而行标绝对引用,求和范围中列不变,行变化,所以列标绝对引用,行相对应用哦!

几个典型用法,学会常用函数公式

初学Excel函数公式,相信很多小伙伴们会被各种函数语法绕得晕头转向,今天老祝就来说说几个常用函数公式的用法: 1、SUMIF 作用: 对符合指定条件的数据求和 用法: =SUMIF(条件区域,指定的条件,求和区域) 示例: 如下图,要计算指定部门的销量,公式为: =SUMIF(A2:A10,F1,C2
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内容正文底部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

作者:office教程网,原文地址:SUM函数的进阶版SUMIF发布于2024-08-03 06:02:28
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演示站

分享到: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