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office教程网

条件求和它才是NO.1,这个函数80%人没见过,比Sumif更实用

office教程网 2024-12-04 22:53:39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内容正文顶部
摘要: 利用Excel进行数据的统计的时候,相信大家都有用过进行过各类的求和操作。比如在进行单个条件求和的时候用的sumif函数,多个条件求和操作的sumifs函数等等。今天我...

利用Excel进行数据的统计的时候,相信大家都有用过进行过各类的求和操作。比如在进行单个条件求和的时候用的sumif函数,多个条件求和操作的sumifs函数等等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特殊的求和函数,它可以同时实现单条件、多条件数据求和,它就是Dsum函数。

一、函数解析:

Dsum总共有三个参数。第一参数为需要计算的全部数据区域;第二参数为求和的数据所在列;第三参数为我们的条件区域的值。

 

数据区域:除了单个值外,还可以选取多个单元格,进行多条件查找。

列数:需要求和数据所在列数(也可以是列标题)

条件区域:由标题行和条件构成的多行区域(条件为公式时,若使用函数标题行应为空)。注意必须自上往下选择多行,如条件是横向的选择多列时会出现错误值。

案例一:求出B产品的总销量

 

案例说明:我们需要在所有产品中求出B产品的总销量,这里就涉及到单条件数据求和。

函数公式1:

=DSUM(B2:D11,D2,G5:G6)

函数公式2:

条件求和放弃SUMIFS吧,数据库函数真香

条件求和,大家一直在使用SUMIF(S)函数其实数据库函数是真的香,我们一起来对比这学习看看 单条件求和 传统:=SUMIF(B:B,G6,E:E)   数据库函数:=DSUM(A1:E39,H1,G1:G2)   这也没啥呀,都差不多,但是多条件,就可以看出的香了 传统:=SUMIF

=SUMIF(C2:C11,G6,D2:D11)

函数解析:在进行单条件求和的时候,Dsum函数和Sumif函数都可以实现,两个函数的区别如下:

1、dsum函数第一参数为表格所有数据区域,sumif函数第一参数为产品条件区域;

2、dsum函数第二参数为数据求和的值所在列,sumif函数第二参数为产品对应的条件值;

3、dsum函数第三参为条件区域,sumif函数第三参数为求和区域。

案例二:求出B产品和C产品的总销量之和

 

案例说明:我们需要计算出产品条件中,B产品和C产品的总销量,这里和sumifs多条件求和会有不同。因为这是同类条件里面的多个值进行求和。

函数公式1:

=DSUM(B2:D11,D2,G5:G7)

函数公式2:

=SUM(SUMIF(C2:C11,{“B”,”C”},D2:D11))

函数解析:在进行同类目多个条件求和的时候,Dsum函数明显比sumif更简单。因为sumif在进行同类条件的多个值进行求和的时候,需要用数组的方式,结合sum函数进行嵌套运用。

通过上面Dsum函数的详细讲解,现在你学会如何根据特定的条件,选择更加适合的条件求和函数进行数据求和了吗?

条件求和:sumif函数二维区域的用法

在之前几天的文章中,我分享了sumif的基本用法,数组用法和通配符用法。在这些用法中,sumif的条件区域和求和区域都是一行或一列的区域,今天就来分享下二维区域的用法。 1.求绿茶的总销量 下表展示的是各种饮料的销量,一列产品,一列销量。现在的要求是统计绿茶的总销量。没有学过sumif二维区域的用法前,有些小伙伴的
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内容正文底部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

作者:office教程网,原文地址:条件求和它才是NO.1,这个函数80%人没见过,比Sumif更实用发布于2024-12-04 22:53:39
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演示站

分享到: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