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软Office经典套件之一的Excel迎来了30岁生日。为了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,该软件1.0版开发团队成员齐聚西雅图,共同追忆那段“峥嵘岁月”。当时团队共有四名成员,他们分别是 Jabe Blumenthal、Doug Klunder、Jon DeVaan 和 Mike Koss(如下图)。
外媒对这四位成员进行了采访。他们首先回答了开发Excel的初衷:击败 Lotus 123(早期电子表格软件)。Klunder表示,当初Lotus 123里有什么,他们就做什么,而且要做的更快更好。这些开发活动要早于Windows。
Excel 1.0在早期512K版Mac上运行
给Excel工作表设置不同的编辑权限
有这样一个业务表,由不同环节的人员分别填写。 表中的物料名称、规格型号由保管员张三在TA的电脑上输入; 单价、金额由采购员李四在TA的电脑上输入; 最后从张三到李四再到王麻子,在王麻子的电脑中来输入付款信息,完成后打印出来。 要求实现的目的是:每个环节的人员都只能输入指定列的信息,表中其它数据不可编辑,也就是只读。
在谈了一些开发过程中的小插曲后,他们认为最有趣的还是将DOS版Excel移植到Mac上。在决定这么做之前,Excel已经在DOS上开发了半年。当时比尔盖茨决定停止DOS版开发,转而为更有前途的,具有图形界面的Mac开发Excel,这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Excel的优势。
Klunder指出,在开发Mac版的时候,团队决定在Mac上模仿8086架构,继续沿用之前DOS版的20位内存寻址方式,而不采用Mac原生的32位寻址,目的是让当时用在PC上已有的DOS代码能够继续发挥作用。
Blumenthal认为,如果当时莲花Lotus能够像微软这样发力于Mac等其他系统,可能现在就没Excel什么事了。因此当时微软的战略行为和现在纳德拉的“移动为先,云为先”战略有异曲同工之妙,都是首先抢占对手的热门平台,赢得先机,而自己的系统反而不必过于着急。
如今,移动版Excel和Office 2016中的Excel都在对手的平台上大放异彩,苹果iOS9/Mac OS X,以及谷歌Android系统都成了Excel的主战场。与此同时,用户期待着微软能够推出更优秀的产品。
一种分类字段来自源表的sumif求和方法
下面右表根据左表的数据来汇总 I列的产品名称,一般是根据左表里的产品名称,一个个手动输入的。当然这种方法是非常low的。 有人是用高级筛选的方法或者删除重复项的方法,从C列得到唯一的产品名称。这两种方法你可以自定百度下看看怎么回事。 不过这种得到唯一值的方法,也算不上多好,因为如果左表里新增一些产品名字,右表的产品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