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题情境
工资样表如下:
完成后的工资条:
实现方法第一种:编号法
如下动图:
此种方法的好处在于:不需要函数!!
此种方法的缺点在于:适合数据量少的情况。
如果员工增加了,还需要重重新制作工资条。
第二种:简单函数法
第一步:
在B2单元格输入公式:
=VLOOKUP($A2,工资表!$A$2:$F$10,COLUMN(B1),0)
公式向右填充出第一位员工所有的工资信息。
如下图:
公式中第三个参数COLUMN(B1)是可变的,向右填充时会自动变化为COLUMN(C1)、COLUMN(D1)……
Excel表格中IF函数最常见用法
问题来源 IF是EXCEL最常用的函数,没有之一。虽然简单,可大家经常写错,今天就细细说来。 IF函数解释 IF函数有三个参数,语法如下: =IF(条件判断, 条件成立返回值, 条件不成立返回值) 应用举例 1、最简单使用: 填写长跑项目,女生800米,男生1500米: 公式:=IF(C2='女','8
第二步:
选中A1:F3区域,即第一位员工工资条和下方一行空白区域,向下填充,即得所有员工工资条。
如下动图:
第三种:完全函数法
在A1单元格输入公式:
=CHOOSE(MOD(ROW(),3) 1,””,工资表!A$2,INDEX(工资表!$A$2:$F$10,(ROW() 4)/3,COLUMN()))
公式向下向右填充,可得所有员工的工资条。
如下图:
此函数的关键是弄清楚工资条内容与当前行数的规律:
行数除以3,余数为1,则填写“编号”“姓名”“职称”“基本工资”等信息;
行数除以3,余数为2,则填写每位员工的个体工资信息;
行数除以3,余数为2,则填写两位员工之间的间隔行,即空白。
(CHOOSE函数的用法可以参考:Excel CHOOSE函数用法集锦)
注:
工资条中,“编号”“姓名”“职称”“基本工资”等信息行填充为绿色,是用条件格式的公式设置的,公式为=mod(row(),3)=1,含义为如果当前行除以3的余数为1.
如下图:
怎能不会SUBTOTAL--筛选或隐藏状态下的数据统计函数
怎能不会SUBTOTAL--筛选或隐藏状态下的数据统计函数?函数解析 语法 SUBTOTAL(function_num,ref1,[ref2],...) SUBTOTAL 函数语法具有以下参数: Function_num 必需。 数字 1-11 或 101-111,用于指定要为分类汇总使用的函数。 如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