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office教程网

原来SUM才是万能函数,之前我都错怪你了!太好用了

office教程网 2023-06-17 03:19:11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内容正文顶部
摘要:

在求和函数家族中,SUM函数关注度几乎为0,其实它才是最强大的求和函数,现在所有的求和函数,都是由SUM函数演化而来的,不信?那就来看看今天的案例吧

一、累加求和

公式:=SUM($C$3:C3)

这个公式的关键点是第一个单元格位置绝对引用,第二个相对引用,这样的话向下填充,区域会依次增大,达到累加求和的目的

二、条件计数

公式:=SUM((A2:A8=E3)*1)

下图就是函数的计算过程,A2:A8=E3会得到一列逻辑值,FALSE表示0,TRUE表示1,将逻辑值与1相乘就会得到0跟1,最后使用SUM对其求和即可,这个函数的运算过程

多条件计数也是可以的,让多个条件相城即可

公式:=SUM((条件1)* (条件2))

条件有几个就乘几个

三、条件求和

公式:=SUM((A2:A8=E3)*C2:C8)

条件求和的原理与条件计数的原理是一样的,我们只需要将1换成求和的区域即可。

当然了,它也能用于多条件求和

公式:=SUM((条件1)* (条件2)*求和区域)

四、双向求和

公式:=SUM((A2:A13=H7)*B2:F13*(B1:F1=I7))

所谓的双向求和,就是条件在行列2个方向,这样的情况sumif函数一般就不行了

有人说 Excel 的 n 函数是鸡肋?用两个案例教他做人

很多同学会觉得 Excel 单个案例讲解有些碎片化,初学者未必能完全理解和掌握。不少同学都希望有一套完整的图文教学,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,一步步由简入繁、从入门到精通,系统化地讲解 Excel 的各个知识点。

这个函数的计算原理本质还是【条件计数】的原理,让逻辑值跟数字相城,大家可以动手试一下,我们就不再演示了

五、快捷键求和

SUM函数有属于自己的快捷键,ALT =,利用它可以显示不连续求和

首先按下F5调出定位,之后点击【定位条件】选择【空值】

最后按下快捷键ALT =,即可快速求和

六、合并单元格求和

公式:=SUM(E3:$E$13)-SUM(F4:$F$13)

这个公式的本质是2个SUM函数相减,利用总数减去【2班与3班】的总数就能得到1班的总数了

录入公式需要先选择合并单元格区域,之后录入公式,按下快捷键【Ctrl 回车】实现求和

七、多表求和

公式:=SUM('1月:3月'!B2)

这个公式仅仅适合用于格式一致的表格,如果格式不一致,就用不了了

需要在汇总表的对应位置输入SUM函数,之后点击1月的名称,然后按住shift键再点击3月的名称,最后点击求和位置,点击回车,填充公式即可

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,怎么样,你觉得SUM函数强大吗?可以留言讨论下


如果你想要提高工作效率,不想再求同事帮你解决各种Excel问题,可以了解下我的专栏,WPS用户也能使用,讲解了函数、图表、透视表、数据看板等常用功能,带你快速成为Excel高手

如何导入数据到Excel并进行有效管理

如何导入How to Import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,进口商品和服务已成为企业和个人获取资源、拓展市场的重要途径。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小型创业公司,了解如何有效地进行进口都是至关重要的。本文将详细探讨进口的基本流程、注意事项以及相关的法
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内容正文底部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

作者:office教程网,原文地址:原来SUM才是万能函数,之前我都错怪你了!太好用了发布于2023-06-17 03:19:11
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演示站

分享到: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