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电脑知识教程网

如何利用无线信号判断并解决路由器故障

电脑知识教程网 2023-07-16 00:08:43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内容正文顶部
摘要: 如何排查无线网的故障?如何通过无线网的信号来找到无线网故障的原因所在?无线网络的问题都和信号或多或少有着联系。
一、设置冲突造成信号异常衰弱,朋友家里...

如何排查无线网的故障?如何通过无线网的信号来找到无线网故障的原因所在?无线网络的问题都和信号或多或少有着联系。

一、设置冲突造成信号异常衰弱,朋友家里最近刚刚架设了无线网络,使用的设备是TP-LINK的路由器,然而实际使用起来网络传输速度很不理想,而且信号覆盖范围也非常的小,并没有达到理想传输距离,隔离一堵墙或者一间屋子后信号强度迅速减弱。

二、经过排查发现即使在无线路由器旁边信号也无法达到最高,一直不能以满信号状态工作,进入到无线路由器设置界面中也没有找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,将该设备拿回家后没有发现一点问题,信号非常强,隔了两间屋子后也可以进行正常的无线通讯。看来并不是设备自身有问题。

三、将问题的关键放到了无线信号冲突上,再次到朋友家并通过Network Stumbler无线信号扫描工具对周围信号进行扫描,结果笔者发现在朋友家附近确实有不少无线信号,估计都是邻居家使用无线路由器发射的。而且这些信号中有几个默认的SSID号是TP-LINK,由此判断也是TP-LINK公司的产品,并且使用了默认值。

四、由于默认情况下TP-LINK产品都会通过频段6来对外发射无线信号,所以多个TP-LINK产品之间就产生了冲突,不同网络无线信号都利用频段6来传输,互相干扰影响了无线信号的强度,从而造成朋友家自己无线信号异常的故障。

最后笔者将TP-LINK无线路由器发射的无线信号使用频段进行了修改,选择了一个当前网络中没有任何设备使用的频段,所有问题迎刃而解,无线信号也恢复了正常。

用路由器共享电信天翼3G无线网络的图文设置教程

用路由器共享电信天翼3G无线网络的图文设置教程 第一步:将四根网线的一头分别插在路由器的四个OUT 口上(还有一个in 口不插),网线的另一头分别插在四台笔记本电脑的网线插口上 第二步:其中一台要设为用无线网卡拨号的电脑,鼠标右键点击桌面的网上邻居—— 属性,其中有一个“USB-KEY DIAL” 的图标(那是无线网卡连接的图标),如图: 第三步:右键“USB-KEY DIAL” 的图标—— 属性—— 高级,将“Internet 连接共享” 里的“ 允许其他网路用户通过此计算机的Internet 连接来连

五、无线信号的强弱很多时候并不是自身设备的发射功率起主要作用,信号之间的干扰程度往往起很大作用。所以合理修改无线信号发射频段,尽量躲开默认的频段是最好的提高信号强度的办法。

六、还有一种情况是无线设备是自带有无线网卡的,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却出现了无法顺利连接家中无线网络的问题,具体症状是明明存在无线网络,但是就是无法搜索到无线网络信号,系统显示“无法连接”的错误提示。

七、检查笔记本确保无线网卡的开关是开启的,然而无线网卡的指示灯依然不亮。接下来用其他笔记本扫描当前无线网络可以顺利连接。

朋友笔记本的硬件也没有任何问题,在BIOS中对应的无线网卡参数也是开启的,反复删除并重新安装了无线网卡的驱动程序,使用的是系统自带的系统光盘,依然无法解决问题。

八、查看了无线路由器中关于无线网络的设置,发现无线信号发射频段选择为13频段,而笔记本自身带的Intel无线网卡只有11个信道,从而造成了Intel无线网卡无法连接到无线路由器的故障。经过修改发射频段后问题解决。

由于Intel的无线网卡只有11个信道,而很多路由器都有13个信道,如果路由器设置在第12或第13个信道上时,Intel的无线网卡是无法连接到无线路由器的,表现出来就是找不到无线网络,遇到这种情况的话可以将路由器的信道改为第1到第11中的任意一个即可。

路由器常见问题的维修指南

路由器常见问题的维修指南 故障1:局域内有一部分计算机能上网故障现象:局域网内只有一部分计算机能上网,另一部分不能上网。 故障原因:由于局域网内有一部分计算机可以上网,所以基本判定路由器硬件没问题。如果计算机确实没有问题,但却不能连接进入互联网,这是因为ISP限制了局域网内计算机接入互联网的用户数。限制方法是在认证服务器上对部分计算机的MAC地址进行绑定,没有绑定的用户就不能正常上网了。 解决方法:用一根网线将已绑定MAC地址的计算机与路由器的LAN端口相连,注意这时路由器先不要连接Modem的连线;再利
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内容正文底部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

作者:电脑知识教程网,原文地址:如何利用无线信号判断并解决路由器故障发布于2023-07-16 00:08:43
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演示站

分享到: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