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电脑知识教程网

思科路由器的NAT入门介绍

电脑知识教程网 2025-02-21 06:48:07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内容正文顶部
摘要:

一、NAT有四种类型
1、静态NAT:内部网络中的每个主机都被永久映射成外部网络中的某个合法地址,这类NAT在很多内部火墙规划中均有应用。
2、动态NAT:NAT后的地址不是固定的,是从一个IP池中动态分配取出的。
3、复用转换:是大家接触最多的NAT应用了,在动态转换中,每个合法的IP地址只能在转换表中使用一次,在内部网络主机访问外部需求增多的情况下,合法地址列表中的IP地址很快就会不够用,这时可以利用上层协议标识。
4、重叠转换:内部网使用的地址跟外部网重叠,这时需要把跟外部重叠的IP地址进行变换,这种转换一般应用在转换两端的私有网络地址相同的情况下。

二、NAT技术在企业中较为常见的应用之一,我们称其为PAT,在小型SOHO公司里,PAT的应用十分广泛,但NAT的应用绝不仅限于此,特别是在中大型企业的网络规划中,NAT的合理设计常常可以解决很多不必要的麻烦。

灵科路由器的转发问题的解决方法

灵科路由器的转发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、多层检测是从基础传输技术中经过逐步发展而来的,因此它可以检测网络各层的路由器转发故障。它可以用于检测以太网、多协议标记交换路径、普通路由封装以及IPSec隧道在内的多种类型的传输正确性,BFD是一种高速的独立HELLO协议,BFD能够与相邻系统建立对等关系,然后,每个系统以协商的速率监测来自其他系统的BFD速率。监测速率能够以毫秒级增量设定。 二、当对等系统没有接到预先设定数量的数据包时,它推断BFD保护的软件或硬件基础设施发生路由器转发故障,不管基础设施是标记交换路径

三、这里我们举例来说明NAT的作用,企业A因业务需要和企业B拉设SDH专线,以便访问企业B后端的服务器C,而企业A的总公司D的后台服务器也要和服务器C进行数据校验确认,企业A和企业B按照各自的安全等级保护标准,都对SDH两端设置了比较严密的安全措施,均不想让对方了解自己公司内部的拓扑和IP地址。企业B提供了一个已经经过源地址NAT后的IP地址供企业A路由器远程调用。
在正常使用了一段时间以后,企业B的信息技术人员发现还有其它合作企业采用了和企业A一样的内网IP段,这样他们在写回程路由时就无法指定下一条。比如企业E也有和企业A一样的内网架构和IP地址规划,而且也是采用同样的网络接口配置和企业B互联,就会出现这种情况:有一个源地址同为9.9.12.10的数据包分别从企业A和企业E送往服务器C,而企业B在往回送数据包的时候不知道该把这个包回给企业A还是E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企业B给与其有SDH专线业务的单位A和E发了一个通知,声明他们只会把数据包扔给SDH专线互联的另一端。。

四、在S2/0接口上设定了一个ACL列表,ACL列表的号为2000,要将这个ACL列表中的所有地址进行NAT转换,ACL列表的配置略去,ACL列表中即为所有需要访问对方的源IP地址,应用在此接口的意思就是NAT后的源地址为此接口地址,这样就符合企业B提出的要求了。

五、如果不采用合理的NAT技术应用,总公司和企业B的需求是很难得到同时满足的。这其实就是大家在书本上常常看到的双向NAT转换的一个应用实例。在企业中,这种纯静态的NAT应用比例要远远大于动态NAT和PAT,如果不考虑在数据中心应用最多的F5类专用负载均衡设备,大家可能对于负载均衡的了解更多是集中在DNS技术上。DNS的负载均衡技术主要采用的是轮询算法。
最后要说明一下,但DNS负载技术有一个问题较难解决,就是客户端会在本地缓冲DNSIP地址解析,从而使它后续的申请都会到达同一个IP地址,这本身是一项加速技术,但在这里实际上却削弱了DNS负载均衡技术的作用。而NAT负载均衡技术则解决了这个问题,路由器或其它NAT设备把需要负载平衡的多个IP地址翻译成一个公用的IP地址。

思科路由器出现故障的原因排查

思科路由器出现故障的原因排查 思科路由器作为高端路由器,一直被使用在比较重要的地方,例如政府机构、企业网等环境,并且设置比较复杂,不是专业的人员很难搞清楚,本篇介绍的是思科路由器在使用过程中常见的一些故障,以方便大家在遇到故障时,可以迅速的查找出原因所在。 一、路由器识别问题 1、为了确定原因,第一步将获取同样多关于问题的信息尽可能,以下信息为确定问题的原因是重要的,控制台日志,系统日志信息-如果路由器设置发送日志到系统日志服务器,你可以能得到信息关于发生什么。 2、show technical-supp
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内容正文底部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

作者:电脑知识教程网,原文地址:思科路由器的NAT入门介绍发布于2025-02-21 06:48:07
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演示站

分享到: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