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office教程网

按指定的时间范围求和,SUMIFS函数的用法你就必须了解!

office教程网 2023-12-03 15:06:57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内容正文顶部
摘要:

按指定的时间范围求和,这是日常提问率比较高的一类问题了,今天就专门说说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。

如图所示,模拟数据只有三列,销售日期,商品名称和销售数量。

问题1:统计2017年10月20日至12月20日所有商品的销售数量合计

在这个问题中,要统计的日期范围是两个固定的值,通常解决思路是把日期范围转换成两个条件。

例如要统计2017年10月20日至12月20日所有商品的销售数量合计,其实就是对销售日期大于或等于2017年10月20日,同时销售日期小于或等于12月20日的数据作为求和的条件,再将对应的销售数量求和。

之所以要这样解释,是为了要和SUMIFS的用法达成一致。

下面来认识一下这个专门解决多条件求和的函数,函数的结构为:SUMIFS(求和区域,条件区域1,条件1, 条件区域2,条件2,……)

结合到本例中,公式应该这样写:

=SUMIFS(C:C,A:A,”>=2017/10/20″,A:A,”<=2017/12/20″)

Vlookup函数最经典的12种用法!太太太太太太太有用了

Vlookup函数的教程网上已非常多了,而贴近工作用的Vlookup函数应用示例却很少。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一期Vlookup函数示例大全,希望能给大家的工作带来帮助。 一 【例1】查找个人信息 =VLOOKUP($B18,$C$7:$H$15,COLUMN(B1),0) 注:Colum(b1)的结果是2,当公式向

求和区域是销售数量,在C列,所以是C:C;

条件区域是销售日期,在A列,所以是A:A;

公式的关键点在于条件的写法,由于用到了比较运算(>=和<=),比较运算符要和日期同时放在引号中。

公式对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(日期区间内)的数据进行求和。

这里需要强调一点,要表示日期,年月日之间的分隔符只能用/或-。

通过以上解,相信对于指定日期范围的求和大家应该是明白了。

再来看看问题2:如果日期在单元格里怎么求和

公式为如图所示:

与问题1的公式不同之处在于条件的写法上有了改变。

比较运算符作为一类特殊的字符,必须放在引号中间,因为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都在单元格中,而表示单元格的引用(E7和F7)是不能放在引号里的,放在引号里会被看做字母加数字,不能表示单元格了。

unique函数使用场景(一)

前情提示:Microsoft 365(就是原来的office 365)已经推出有一段时间了,去年年审就在项目上使用365更新的一系列动态函数来提高审计效率(大胆一点,就是更好的偷懒)。 解动态函数的文章不多,且365普及度低,故而实际审计过程中运用的频率不高。秉承着'Sharing is learning.'的原则,
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内容正文底部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

作者:office教程网,原文地址:按指定的时间范围求和,SUMIFS函数的用法你就必须了解!发布于2023-12-03 15:06:57
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演示站

分享到: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